

【中文名】牛筋草,Niu jin cao 【属拉丁名】Eleusine 【英文名】goosegrass 【别名】 千金草(《纲目拾遗》);千千踏、忝仔草、千人拔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;穆子草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;牛顿草、鸭脚草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;粟仔越、野鸡爪、粟牛茄草(《闽东本草》);扁草、水枯草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;油葫芦草,蟋蟀草、千斤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;稷子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 牛筋草,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此草自身生命力极强。煎水久服、大量服用,主治清热,利湿。可以治时疫,伤暑,发热,小儿急惊,黄疸,痢疾,淋病,小便不利;并能防治乙脑。是上帝赠给穷人的免费草药。未发现副作用。
【国内分布】:中国南北各省区遍地都有;多生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,可以选择无污染、无公害处生长者采集,干品鲜品都可用。少量服用则无效果。
【附录】本草书中有关牛筋草的药性资料:A部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牛筋草"甘,平,无毒。"②《闽东本草》:牛筋草"味甘淡,性凉。"
【归经】①《百草镜》:牛筋草"入肝经。"②《闽东本草》:牛筋草"入肺、胃二经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热,利湿。治伤暑发热,小儿急惊,黄疸,痢疾,淋病,小便不利;并能防治乙脑。B部①《百草镜》:牛筋草"行血,长力。"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牛筋草"利尿,清热,消疝气。"③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牛筋草"强筋骨,治遗精。"④《闽东本草》:牛筋草"治小儿急惊,石淋,腰部挫伤,肠风下血,反胃,喘咳。"⑤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牛筋草"活血补气。治脱力劳伤,肺结核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3两);或捣汁
【选方】①治高热,抽筋神昏:鲜牛筋草四两,水三碗,炖一碗,食盐少许,十二小时内服尽。(《闽东本草》)②治脱力黄,劳力伤,治瘵:牛筋草连根洗去泥,乌骨雌鸡腹内蒸热,去草食鸡。(《纲目拾遗》)③治湿热黄疸:鲜牛筋草二两,山芝麻一两,水煎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④治下痢:牛筋草一至二两,煎汤调乌糖服,日二次。(《闽东本草》)⑤治小儿热结,小腹胀满,小便不利:鲜牛筋草根二两,酌加水煎成一碗,分三次,饭前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⑥治伤暑发热:鲜牛筋草二两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⑦治淋浊:鲜牛筋草二两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⑧治腰部挫闪疼痛:牛筋草、丝瓜络各一两,炖酒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⑨治疝气鲜牛筋草根四两,荔枝干十四个,酌加黄酒和水各半,炖一小时,饭前服,日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⑩治乳痈初起,红肿热痛:牛筋草头一两,蒲公英头一两,煮鸡蛋一个服。并将草渣轻揉患处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⑾预防乙型脑炎:鲜牛筋草二至四两,水煎代茶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【临床应用】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
预防用鲜草每日1两,1次煎服,连服3天;间隔10天,再服3天;或每天2~4两,1次煎服,连服3~5天,在184130人次预防服药中,发病仅2例,发病率为0.91/100000,与以往6年的发病率相比,是最低的1年。治疗每日用干草1~3两,洗净加水浓煎成50~100毫升,3次分服,7~10天为一疗程。以此为主药,治疗27例,除2例死亡外,其余均获痊愈。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日数短者1天,长者12天,重症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.2天。少数服药后有轻微短暂的腰痛、腹泻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等反应,对于血液及肾脏未见不良影响。(临床所用的牛筋草,有时与同科植物的鼠尾粟混用。)
我每年都去采集很多,我自己的田地不打药 不上化肥,就为了自己泡水喝